新闻中心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11月27日上午,我国港口高质量发展及港口绩效评价体系成果转化研讨会在京举行。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表示,中国港口绩效评价体系以交通强国和港口建设为导向,成果转化与应用前景广阔,对解决当前港口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港口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组组长宁涛指出,我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占比逐年攀升,但在全球码头运营商排名中,我国通常意义上的“港口集团”却难以入围,港口企业存在运营效率不高、业务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足、国际话语权匮乏等诸多突出难题,国内港口行业亟需改变“唯吞吐量论”的评价模式,应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助推我国港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港口绩效评价从规模地位、运营效率、社会贡献三个维度展开。规模地位是指港口基础设施所能达到的规模等级和作业能力,以及港口所处区位优势和行业地位等;运营效率将从宏观角度考虑整个港口岸线的利用效率和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微观角度考虑码头装卸、船舶靠泊服务等港口作业效率等;社会贡献是指港口生产经营活动和临港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贡献,主要包括港口增加值、港口节能减排、港口安全生产等内容。
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招商局集团、天津港集团、江苏省港口集团、厦门港口协会等多家单位专家参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我国港口评价系统研究的更新成果,中国港口绩效评价具有较强引领性,达到国内水平,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港口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服务能力。
据介绍,中国港口绩效评价研究对象覆盖了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重庆港、南京港、苏州港等沿海及内河近40个主要港口。